耒阳融媒10月22日讯(记者 梁斌)“陈娟姐姐,快递收到了吗?那是我专门为你们做的锦旗!”近日,泗门洲社区干部陈娟刚拆开一份意外的快递,手机微信里就传来了脱贫监测户家的女孩菲菲的消息。看着锦旗上烫金的字迹,陈娟眼眶一热——这份礼物,不仅是一份感谢,更是社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、衔接乡村振兴路上,以关心换真心的生动见证。

菲菲一家是社区的脱贫监测户。她从小没有母亲陪伴在身边,父亲身有残疾,一家人生活颇为不易。尽管面临诸多困难,菲菲依然坚强地在外求学。两年前,一次偶然的求助,让她与陈娟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得知菲菲申请学校困难补助遇到困难时,陈娟第一时间协调社区其他干部,连夜审核材料、盖章,再将表格通过顺丰寄回学校,“能让孩子少跑一趟,我们多忙点都值”。从那以后,陈娟的微信里多了一份牵挂:隔三差五的“生活费够不够”“学习累不累”,考试前的加油鼓劲,遇到难题时的耐心开导,她像一盏灯,照亮了菲菲求学的路。
如今,菲菲即将毕业,初入社会的恐慌让她寝食难安,时常会给陈娟发微信倾诉。“这孩子家庭情况特殊,我得多帮衬着点。”陈娟格外心疼,哪怕放下手头的工作也要及时回复。她用自己的经历教菲菲如何面对生活困境,在她备考到深夜时发来一句“记得吃晚饭”,在她求职受挫时鼓励“再试一次,你很棒”。在陈娟如亲人般的陪伴下,菲菲渐渐褪去青涩,脸上也重新绽放出久违的笑容。

“想感谢陈娟姐姐,却不知道送什么。”菲菲在新闻里看到别人送锦旗表心意,便立刻定制了一面寄到社区。收到锦旗的那天晚上,陈娟辗转难眠。“以前觉得社区工作又杂又累,好几次想放弃。”她坦言,这份来自菲菲的认可,是最珍贵的荣誉,“原来我们的一点点付出,能给别人这么大的力量,以后更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。”
一面锦旗,是群众对社区工作的最好褒奖,更是泗门洲社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、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。从为困难学子跑腿办补助,到为群众解生活难题,社区干部用“家长式”的关怀、“朋友式”的陪伴,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,让脱贫基础更稳固、乡村振兴的底色更鲜亮。
一审:赵娟
二审:陈剑民
三审:陈平放
责编:周紫红
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
我市召开政务公开暨政府网站新媒体工作调度培训会
耒阳市交通运输局干部职工气排球赛暨扣球大赛圆满收官
耒阳:以“集体寿礼”倡文明新风 让敬老之情润泽乡村
耒阳市文艺工作者开展重阳节惠民演出
耒阳市召开2026年部门预算编制培训会议
爱心企业向一线环卫工人捐赠饮品
【“勿忘国耻·立志报国”主题朗诵决赛】《卖报歌》张思妤
2025敬老爱老----线描里的母爱
下载APP
分享到